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
●中文名稱:大足石刻
●英文名稱:The Dazu Rock Carvings
●批准時間:1999年12月
●遺產種類:文化遺產
●遺產遴選標準: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VI),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大足地區的險峻山崖上保存著絕無僅有的系列石刻,時間跨度從公元9世紀到13世紀。這些石刻以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從世俗到宗教,鮮明地反映了中國這一時期的日常社會生活,並充分證明了這一時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
●概況:
大足石刻位於中國西南部重慶市的大足等縣境內,這裡素有“石刻之鄉”的美譽。大足石刻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年間(公元649年),歷經晚唐、五代(公元 907~959年),盛於兩宋(公元960~1278年),明清時期(公元14~19世紀)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 成的石刻群,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與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莫高窟相齊名。
大足石刻群共包括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餘尊,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最為著名和集中。
北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西北2公里處,始刻於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至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62年)結束。北山石刻共有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 佛出資雕刻。造像題材共51種,以當時流行的佛教人物故事為主。它是佛教世俗化的產物,不同於中國早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精細、技藝高超、俊美典雅而著 稱於世,展示了中國公元8世紀至14世紀時,民間佛教信仰及石刻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
寶頂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公里處,始刻於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至南宋淳佑九年(1249年)結束。寶頂山石刻以聖壽寺為中心,包括大佛 灣、小佛灣等13處造像群,共有摩崖造像近萬尊,題材主要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為主,整個造像群宛若一處大型的佛教勝地,展現了宋代(公元960~1278 年)石刻藝術的精華。
南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南,始刻於南宋(公元1127~1278年)時期,明清兩代亦稍有增補。南山石刻共有造像15窟,題材主要以道教造像為主,作品刻工細膩,造型豐滿,表面多施以彩繪。南山石刻是現存中國道教石刻中造像最為集中,數量最大,反映神系最完整的一處石刻群。
石篆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西南25公里處,始刻於北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至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結束。造像崖面長約130米,高約3~8米,共10窟,是中國石窟中典型的佛、道、儒“三教”結合造像群。
石門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20公里處,始刻於北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結束。鑿刻有造像的崖面全長約72米, 崖高3~5米,共16窟,題材主要為佛教和道教的人物故事。此外還包括有造像記、碑碣、題刻等。石門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規模最大的一處佛、道教結合石刻 群,其中尤以道教題材諸窟的造像最具藝術特色。作品造型豐滿,神態逼真,將神的威嚴氣質與人的生動神態巧妙結合,在中國石刻藝術中獨樹一幟。
大足石刻以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整而著稱於世。它集中國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藝術的精華,以鮮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 色,成為中國石窟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中國石刻藝術的風格和民間宗教信仰的 發展變化,對中國石刻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文化遺產價值:
●闡述意義
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簡稱“五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藝術中公元9世紀末至13世 紀中葉間(中國晚唐景福元年至南宋淳佑十二年)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唐永微元年),興盛於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餘緒 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 “五山”摩崖造像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整而著稱於世。以集釋(佛教)、道(道教)、儒(儒家)“三教”造像之大成而異於前期 石窟。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國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間中國石窟藝術 風格及民間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鑑賞價值。
●可能的比較分析
源於古印度的石窟藝術自公元3世紀傳人中國後,分別於公元i世紀和7世紀前後(魏晉至盛唐時期),在中國北方先後形成了兩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8世紀中葉 (唐天寶之後)走向衰落。於此續絕之際,位於長江流域的大足縣境內摩崖造像異軍突起,從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大足 石刻,形成了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從而把中國石窟藝術史向後延續了400餘年。此後。中國石窟藝術停滯,其他地方未再新開鑿一座大型石窟, 大足石刻也就成為中國後期石窟藝術的傑出例證。
中國石窟藝術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石窟藝術都積澱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模式及內涵。以雲岡石窟為代表的早期石窟藝術(魏晉時期,公元4至5世紀) 受印度犍陀羅和笈多式藝術的影響較為明顯,造像多呈現出“胡貌梵相”的特點。以龍門石窟為代表的中期石窟藝術(隋唐時期,公元6至9世紀)表現出印度文化 與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特點。作為晚期石窟藝術(晚唐至南末時期,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於題 材選擇、藝術形式、造型技巧、審美情趣諸方面都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與敦煌、雲岡、龍門等 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
大足石刻“三教”造像俱全,有別於前期石窟。以南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公元11至13世紀中葉的道教造像,是中國這一時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備的道教造像 群。石篆山摩崖造像中以中國儒家創始人孔子為主尊的“儒家”造像,在石窟藝術中可謂鳳毛麟角。以石篆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造 像,以及以石門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在中國石窟藝術中亦極為罕見。
就保存狀況而言,大足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群中保存最完好之一。
●真實性及完整性
“五山”摩崖造像保存完好。全部龕窟與造像,除歷史上對少數雕像肢體殘損部分有過補塑外,未遭受大的人為和自然災害的破壞。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日常維修保護中,嚴格遵守“不改變原狀”的原則,以確鑿文獻、碑刻題記為依據,採用傳統技術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手 段進行。其設計、材料、工藝、佈局等方面均保持了歷史的真實性。在對“五山”造像主體進行保護的同時,注重其周圍環境的保護,基本上沒有改變其環境關係。 因此,從總體上看。 “五山”摩崖造像基本上保持了歷史的規模、原狀和風貌。
●列入遺產所依據的標準:
●大足石刻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傑作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字。北山、寶頂山、南 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規模之大,造詣之精,內容之豐富,都堪稱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傑作。北山造像依岩而建,龕窟密如蜂房, 被譽為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間的“石窟藝術陳列館”。寶頂山大佛灣造像長達500米,氣勢磅礴。雄偉壯觀。變相與變文並舉,圖文並茂;佈局構圖謹 嚴,教義體系完備,是世界上罕見的有總體構思、歷經七十餘年建造的一座大型石窟密宗道場。造像既追求形式美,又注重內容的準確表達。其所顯示的故事內容和 宗教、生活哲理對世人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福樂,威之以禍苦。涵蓋社會思想博大,令人省度人生,百看不厭。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精雕細 琢,是中國石窟藝術群中不可多得的道教和釋、道、儒“三教”造像的珍品。
●大足石刻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
大足石刻注重雕塑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和形式規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發展的佳例。在立體造型的技法上,運用寫實與誇張互補的手法,摹難顯之狀,傳難 達之情,對不同的人物賦予不同的性格特徵,務求傳神寫心。強調善惡、美醜的強烈對比,表現的內容貼近生活,文字通俗,達意簡賅,既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又 有著極大的社會教化作用。在選材上,既源於經典,而又不拘泥於經典,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創造性,反映出世俗信仰懲惡揚善、調伏心意和規範行為的義理要求。 在佈局上,是藝術、宗教、科學、自然的巧妙結合。在審美上,融神秘、自然、典雅三者於一體。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重鑑戒的審美要求。在表現上,突破了一 些宗教雕塑的舊程式,有了創造性的發展,神像人化,人神合一。極富中國特色。總之。大足石刻在諸多方面都開創了石窟藝術的新形式,成為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 傳統文化內涵,以及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的石窟藝術的典範。同時,作為中國石窟藝術發展、變化的一個轉折點,大足石刻所出現的許多有異於前期的 新因素又極大地影響了後世。
●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典範
大足石刻以其濃厚的世俗信仰、純樸的生活氣息,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把石窟藝術生活化推到了空前的境地。在內容取捨和表現手法方面,都力求與世俗生活及 審美情趣緊密結合。其人物形象文靜溫和,衣飾華麗,身少裸露;形體上力求美而不妖,麗而不嬌。造像中,無論是佛、菩薩,還是羅漢、金剛,以及各種侍者像, 都頗似現實中各類人物的真實寫照。特別是寶頂山摩崖造像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情景之廣泛,幾乎應有盡有,頗似公元12世紀至13世紀中葉間(宋代)的一座民間 風俗畫廊。無論王公大臣、官紳士庶、漁樵耕讀,各類人物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可以說是一幅生動的歷史生活畫卷,它從各個 側面濃縮地反映了公元9至13世紀間(晚唐、五代和兩宋時期)的中國社會生活,使源於印度的石窟藝術經過長期的發展,至此完成了中國化的進程。
●大足石刻為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的一頁
按過去佛教史籍記載,中國密宗盛行於公元8世紀初葉,流行於黃河流域,至公元9世紀初日本憎人空海東傳日本後,中國漢地漸至衰落。而北山、寶頂山大量造像及其碑刻文字無可爭辯地表明,公元9至13世紀,密宗在四川不僅未見絕跡,而且處於興盛。
公元9世紀末(晚唐)四川西部的柳本尊自創密宗,號稱“唐瑜伽部主總持王”,苦行傳道,弘揚大法。到公元12至13世紀中葉間(南宋中期),高僧趙智鳳承 持其教,號稱“六代祖師傳密印”,在昌州大足傳教佈道,創建了寶頂山摩崖造像這座石窟史上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密宗道場,從而把中國密宗史往後延續了 400年左右,為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頁。
●大足石刻生動地反映了中國民間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變化
信神不信教、信仰多元化,是中國民間宗教信仰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重大變化。大足石刻作為中國民間宗教信仰的產物,便是其重要實物例證。一方面,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三大主體的儒家、道教及佛教,在其長期的發展進程中,總趨勢是由“相互對抗”走向“相互融合”。其表現之一,是使原本屬於佛教產物的石 窟藝術為道教和儒家所借用,且“三教”創始人不分高下的出現在同一個石窟之中。大足石刻中有釋、道、儒“三教”分別造像者,有佛、道合一和“三教”合一造 像者。這些造像表明,公元10至13世紀,“孔、老、釋迎皆至聖”,“懲惡助善,同歸於治”的“三教”合流的社會思潮已經鞏固;世俗信仰對於“三教”的宗 教界線已日漸淡漠。另一方面,大足石刻豐富多樣的造像題材又有力地反映出這一時期源於印度的佛教神抵和道教早期的神仙系統已與中國民俗信仰的神靈融合,呈 現出信仰多元化的趨勢。大足石刻所展示出的這種民間宗教信仰的重大發展、變化,成為後世民間信仰的基礎,影響深遠。
綜上所述。大足石刻突出的地位和普遍價值,符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文化遺產標準的第Ⅰ、Ⅱ、Ⅲ、Ⅳ及第Ⅵ等五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