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
●中文名稱: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
●英文名稱: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
●批准時間:1994.12
●遺產種類:文化遺產
●遺產遴選標準: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承 德避暑山莊,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宮,位於河北省境內,修建於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眾多的宮殿以及其它處理政務、舉行儀式的建築構成的一個龐大 的建築群。建築風格各異的廟宇和皇家園林同周圍的湖泊、牧場和森林巧妙地融為一體。避暑山莊不僅具有極高的美學研究價值,而且還保留著中國封建社會發展末 期的罕見的歷史遺跡。
● 概况:
承德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座落於中國北部河北省承德市中心以北的狹長谷地上,佔地面積584公頃。避暑山莊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 年),雍正(公元1723~1736年在位)時代一度暫停營建,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又繼續修建,增加了乾隆 (公元1736~1796年)三十六景和山莊外的外八廟。整個避暑山莊的營建歷時近90年。這期間清王朝國力興盛,能工巧匠雲集於此。康熙五十年康熙帝 (公元1662~1723年在位)還親自在山莊午門上題寫了“避暑山莊”門額。避暑山莊主要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部分。
宮 殿區位於山莊南部,宮室建築林立,佈局嚴整,是紫禁城的縮影。包括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築。正宮是清代皇帝在山莊時,處理政務、休息和舉行 重大典禮的地方;松鶴齋寓意“松鶴延年”,供太后居住,建於乾隆年間;萬壑松風是清帝批閱奏章和讀書處,是宮殿區與湖區的過渡建築,造型與頤和園的諧趣園 類似;東宮在宮殿區最東面,原為清帝舉行慶宴大典的場所,後毀於戰火。煙波致爽殿:萬歲照房北行過門殿,再北有殿七楹,進深兩間,名煙波致爽,是正宮后寢 部分的主殿,也是清帝在山莊的寢宮。康熙稱這裡“地既高敞,氣亦清朗”,“四周秀嶺,十里平湖,致有爽氣”,故名煙波致爽,並列為避暑山莊康熙三十六景之 首。四知書屋:原名依清曠,是清帝上朝、退朝途中,停留休息,更換朝服的地方,也是清帝作為一種破格待遇,接見親信大臣和少數民族王公首領的場所。所謂四 知,是知柔、知剛、知顯、知藏,這是封建統治權術的概括和總結,乾隆曾在此處接見過六世班禪和土爾扈特蒙古首領渥巴錫。
苑 景區又分湖泊區、平原區和山岳區。宮殿區以北為湖泊區。湖區集南方園林之秀和北方園林之雄,將江南園林的景觀移植到塞外。區內湖泊總稱“塞湖”,總面積 57公頃。洲堤28公頃。塞湖有九湖十島,九湖是:鏡湖、銀湖、下湖、上湖、澄湖、如意湖、內湖、長湖、半月湖。十島有五大五小,大島有:文園島、清舒山 館島、月色江聲島、如意洲、文津島;小島有:戒得堂島、金山島、青蓮島、環碧島、臨芳墅島。洲島之間由橋堤相連,今九湖尚有七湖,十島今存八島。平原區位 於湖泊區以東,佔地53公頃。南部沿湖有亭四座,從西至東依次是水流雲在、濠濮間想、鶯囀喬木、甫田叢樾。其它景觀還有:萍香泮、春好軒、暖流暄波、萬樹 園、試馬埭、永佑寺、舍利塔。區內的萬樹園不施土木,僅按蒙古民族的風俗習慣設置蒙古包數座。乾隆帝常在這裡召見各少數民族政教首領,舉行野宴。平原區的 西部和北部是山岳區,面積422公頃,佔避暑山莊總面積的五分之四。山巒峻峭,屬燕山餘脈風雲嶺山系。自北而南有鬆雲峽、梨樹峪、松林峪、榛子峪等四條大 的峽谷。峰岡崖坡之上,與山水林泉巧於因借,宜亭斯亭、宜軒斯軒、宜廟斯廟,康、乾時期在山區修建了40餘處樓、亭、廟、舍,均有遊覽御路和羊腸步道相 通。高聳的山峰好似天然屏障,阻擋了西北寒風的侵襲,是調節山莊氣候的重要因素。康乾時期還在在山區修建了40餘處建築。
避 暑山莊周圍12座建築風格各異的寺廟,是當時清政府為了團結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區的少數民族,利用宗教作為籠絡手段而修建的。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 理,故被稱為“外八廟”。廟宇按照建築風格分為藏式寺廟、漢式寺廟和漢藏結合式寺廟三種。這些寺廟融和了漢、藏等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氣勢宏偉,極具皇家 風範。
避 暑山莊不同於其它的皇家園林,它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典園林“以人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傳統造園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徵進行選址和總體設 計,完全借助於自然地勢,因山就水,順其自然,同時融南北造園藝術的精華於一身。它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享有“中 國地理形貌之縮影”和“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範例”的盛譽。
●文化遺產價值:
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突出普遍價值,構成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理由如下:
(一)避暑山莊是中國清朝的園林式皇宮,具有豐富的社會政治歷史意義
避 暑山莊,是中國清朝皇帝為了實現安撫、團結中國邊疆少數民族,鞏固國家統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宮。避暑山莊興建後,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時間在此處理軍 政要事,接見外國使節和邊疆少數民族政教首領,使這裡成為中國清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這裡發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遺跡和重要文物,成為中國多民族統一 國家最後形成的歷史見證。
(二)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是中國古代帝王宮苑與皇家寺廟完美融合的典型範例
避 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產生於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歷經康雍乾三代帝王,歷時八十九年,集中全國入力物力建造而成。它是帝王範囿與皇家寺廟建 築經驗的結晶。它成為與私園並稱的中國兩大園林體系中帝王宮範體系中的典範之作。園林建造實現了“宮”與“苑”形式上的完美結合和“理朝聽政”與“遊息娛 樂”功能上的高度統一。寺廟建築具有鮮明的政治功用。
(三)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標誌中國古代造園與建築藝術的巨大成就
避 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帝王範囿和皇家寺廟群。它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和建築藝術之大成,是具有創造力的傑作。在造園上,它繼承和發展了中 國古典園林“以人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傳統造園思想,總結並創造性地運用了各種造園素材、造園技法,使其成為自然山水園與建築園林化的 傑出代表。在建築上,它繼承、發展、並創造性地運用各種建築技藝,擷取中國南北名園名寺的精華,仿中有創,表達了“移天縮地在君懷”的建築主題。在園林與 寺廟、單體與組群建築的具體構建上,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實現了中國古代南北造園和建築藝術的融合,它囊括了亭臺閣寺等中國古代大部分建築形象。展示了中國 古代木架結構建築的高超技藝,並實現了木架結構與磚石結構、漢式建築形式與少數民族建築形式的完美結合。加之建築裝飾及佛教造像等中國古代最高超技藝的運 用,構成了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觀。
(四)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是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實物資料
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不論是造園還是建築,它們都不僅僅是素材與技藝的單純運用,而是把中國古典哲學、美學、文學等多方面文化的內涵融注其中,使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
如上所述,這樣一座具有世界性突出普遍價值的藝術傑作,只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加以保護才能使其得以永久傳世並更好發揮其所具有的世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