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

silk.jpg

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批准通過“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世界遺產名錄申請報告。至此,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聯合提交的這一文化遺產項目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當天,根據各國代表的表決,大會主席、卡塔爾公主瑪雅薩宣布會議批准這一申遺報告。霎時,全場響起熱烈掌聲,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的代表們也紛紛擊掌致意,相互祝賀,整個會議大廳充滿快樂、喜慶的氣氛。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杜越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此次絲綢之路申遺內容包括從中國古代都城長安(今西安)到廣大中亞國家地區的大量文物、遺跡、景點等,數量之巨,涵蓋之廣,世所罕見。這次申遺成功不僅實現了中國廣大文物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的多年夙願,還對未來在這一地區興起文化遺產保護熱潮、促進當地旅遊經濟發展起到積極和重要作用,同時也使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能夠看到一個活生生的絲綢之路,使這個世界級別的文化遺產得以更好地保護、傳承和發揚。這一項目申遺成功,必將進一步加強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的文化交流,擴大三國之間在文物保護方面的合作,進而密切三國人民、甚至整個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 

 

杜越表示,此次申遺成功固然可喜可賀,但對這個世界遺產的保護則更為重要。他希望三國密切協作,提升人們對文物和環境的保護意識,將一個完整、鮮活的絲綢之路代代傳承下去。 

 

據參加會議的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介紹,絲綢之路跨國系列申遺歷經了1998年至2005年的“醞釀”、2006年至2011年的“啟動與推進”以及後來的“深入推進”三個階段,內容複雜,涉及面廣,申請難度極大。經過不斷協調,三國於2013年1月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提交了申遺報告,涉及中文、英文、俄文、吉爾吉斯文和哈薩克文5種文字文本。 

 

“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是跨國系列文化遺產,屬文化線路類型,線路跨度近5000公里,沿線包括中心城鎮遺跡、商貿城市、交通遺跡、宗教遺跡和關聯遺跡等5類代表性遺跡共33處,申報遺產區總面積42680公頃,遺產區和緩衝區總面積234464公頃。中國境內有22處考古遺址、古建築等遺跡,其中包括河南省4處、陝西省7處、甘肅省5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處,遺產區總面積28421公頃,遺產區和緩衝區總面積204011公頃。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各有8處和3處遺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亞太部主任景峰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聯合提交的申請報告被會議批准意義重大,不僅向世界復原了早在2000年以前就形成的這一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的經濟動脈形象,還必將極大促進全球各種文明間的交流,有利於全球文明多樣化,更為重要的是將提升沿線國家政府保護人類遺產的力度,形成一股以政府為主導的保護文物的強大力量,使古絲綢之路再顯勃勃生機。 

 

世界遺產大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年會,全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每年舉行一次。